近年來,孫村鎮玉屏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充分尊重群眾主體地位,探索開展了以黨建為引領、自治為基礎、法治為保障、德治為先導的“黨建+三治融合”基層治理新實踐,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,村莊越來越美、人與人更和諧、日子過得更幸福。
在玉屏村隆興橋上的"十全十美"百姓說事點,村“兩委”干部正與村民開展談心交流,耐心傾聽群眾聲音,把收到的意見建議詳細記錄下來,幫群眾排憂解難。
據了解,玉屏村“十全十美”百姓說事點創立于今年8月,位于玉屏村的標志性建筑——隆興橋,每月逢十開“說”,是玉屏村民休閑聚會的場所。議事日當天,鎮司法所、村“兩委”干部、村法律顧問以及法治副書記都會到說事點“面對面”為群眾開展法律咨詢、宣傳等活動。同時,在橋東側設置了心連心室,方便群眾說事和傾訴,在橋西側設置法治書架,建立借閱登記制度,方便群眾學法。說事點還設置了意見箱和記事本,由信息員當場收集群眾反映的各類意見建議和線索問題,并做好登記和分類梳理,通過說事點,百姓可以說出自己的訴求,對村里工作的一些意見,村里能夠解決的立即解決,不能夠立即解決的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,并對老百姓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。努力做到大事大家干、好壞一起判、事事有人管,打造新民風、新治理、新孫村。
王建強是玉屏村的一名“農家樂“經營者,也是“十全十美”百姓說事點的“?”,他很關心村里的發展,也經常通過“十全十美”百姓說事點這個平臺,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。“村里幫老百姓辦了百姓說事點,給我們解決了不少的問題。特別是今年洪水使村里的老田壩和水利灌溉出現了很大問題。村民們特別希望修復老田壩,因為這個還牽涉到兩個村民組的灌溉問題。通過百姓說事點提出來以后,村里的干部給我們及時提供了修復水壩等一系列的措施,給老百姓解決了燃眉之急,F在稻子成熟了,大家都非常高興。”
村民吳福勝是“十全十美”百姓說事點的親身經歷者,也是受益者,每次提到“十全十美”百姓說事點,他都非常激動。“百姓說事點為我們村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,我很滿意。這次洪水把我家給淹了,村里送來了很多慰問品,感謝黨、感謝政府、感謝村委會。”
“目前,我村共開展了3次百姓說事點活動,涉及了11個問題,目前已經解決了損毀路燈等兩個問題,還有兩個問題正在解決中。我們會將百姓說事點一直辦下去,打造服務群眾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玉屏村第一書記呂曦輝說。
同時,玉屏村結合網格化管理,按照說事點工作要求創新推出“十全方法”,即:調解關口全前移、主題活動全定期、普法宣傳全覆蓋、咨詢服務全到位、社情民意全收集、分類梳理全精準、化解糾紛全就地、復雜問題全上報、法律援助全結對、百姓說事全辦理,促成了“村莊美、青山美、綠水美、道路美、住宅美,庭院美、民風美、品德美、生活美、和諧美”十美格局。
玉屏村先后榮獲全國第五屆文明村鎮、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、國家森林村莊、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。
孫村鎮黨委書記金新木說:“我們打造百姓說事點的目的有三個。第一是打造民主議事的平臺。讓老百姓有地方說事,把自己的心里話,把對村子的發展意見表達出來。第二是打造黨建工作平臺。在我們的黨建工作中,要最大地吸收民意、擴大民主。通過百姓說事點,我們黨組織在這里融合了群眾的意見;第三是打造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的平臺。以自治為基礎,以法治為保障,以德治為先導。通過百姓說事點這個載體,就較好地形成了促進和調和作用?傊,我們通過玉屏村的百姓說事點,希望能創造”十全十美“的鄉村治理模式,達到老百姓“隆興橋下走一走,什么煩惱都沒有”的美好愿望。